第1069章 谦之不让_大明元辅
米阅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1069章 谦之不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69章 谦之不让

  第1069章谦之不让

  高务实没有马上出言制止,而吴兑的怒火看来也不似作伪,平时温文尔雅的脸上,如今竟能看见额边的青筋,甚至整个面容都因为愤怒而有些扭曲了。

  吴逊之前一直表现得很恭谦有礼,正如他的名与字一般,但这一次却十分倔强,不仅没有被吓退,反而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小侄以为,以世叔之才,忧患自明心间。”

  高务实终于露出微笑,伸手阻止了已经霍然起身的吴兑,道:“师兄且请息怒,让小弟和谦之谈谈吧。”

  吴兑虽然气得发抖,但高务实的面子他还是得照顾,用力喘息几口,强忍着怒火道:“这逆子,无能也就罢了,竟还如此狂妄,看来这些年将他留在山阴,实我之错!求真,你不必照顾我这张老脸,该骂的尽管骂,若是该打……就替我狠狠的打!”

  “不至于,不至于。”高务实温和一笑,道:“我倒觉得谦之的话颇有当头棒喝之意。”

  “当头棒喝?他?”吴兑冷哼一声,恨恨地道:“我看他倒是需要当头棒喝一番。”不过说归说,可能是由于高务实看来并不生气的原因,吴兑的语气总算缓和了一些。

  “谦之,你方才说,江南勋贵及巨富之家必不肯接受京华一家独大,势必联手与京华争锋……有何证据?”高务实转头问道。

  吴逊摇头道:“小侄不过山阴一书生尔,如何能拿出什么证据?不过小侄以为,此事无须明证,推论便可得知。”

  吴兑听得又是一声冷笑,只是碍于此刻是高务实在问话,是以没有插嘴。

  高务实不置可否,只是接着问:“那么,你是如何推论的?”

  吴逊道:“听闻京华数港,无论进出港的船只数目还是货品总量,皆以天津为最,广州次之,泉州又次之,而宁波与新建成不久的上海港则居末二,不知此传言是否属实?”

  其实吴逊还漏了钦州港、金港、营口港甚至开平港等处,不过高务实并不在意,因为他发现吴逊说的这些港口,除了上海新港之外,都是之前高拱开海时期的官港,其位置也都在大明的“核心区域”,至于是不是吴逊只能接触到这几处地方的消息,那倒也不重要。

  高务实淡淡地道:“你说的这几处港口,排序的确如此。”

  吴逊便道:“天津倚京师为靠,有今日之地位可以理解,然泉州虽是历代海港,但福建自古地贫,产出不丰,人丁也远少于浙江,何以反比宁波更兴旺?”

  高务实微笑着问道:“愿闻高论。”

  “不敢。”吴逊说道:“柳三变曾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但据小侄了解,北方诸省粮赋以平阳为最,两京十三省内仅次于苏州(意外吧,山西平阳府的粮税全国第二,张四维家族的籍贯地蒲州便属平阳),其次则是西安、济南、开封、青州、太原。

  而南方诸省,苏州以一府之地而缴天下粮赋之十一(十分之一),称冠问鼎,自不待言。其后松江为国朝前三,亦是富庶之地。再往后,则是常州、嘉兴、南昌、湖州、绍兴、杭州等处,这里头一直排到前四十,居然都找不到宁波……”

  高务实问道:“你是想说宁波已然衰落,因此比不过泉州?”

  谁知吴逊大摇其头:“泉州也未在其内,如何能‘因此’?”

  “那你的意思是?”高务实略有些好奇。

  吴逊道:“湖州、嘉兴、杭州、绍兴,此浙江四府,环绕钱塘,个个上榜,偏偏宁波也在钱塘边上,却未能跻身而入,世叔不觉得有些诡异么?哦对了,不知世叔是否知晓,苏杭两地虽然都在此榜,但苏州粮赋高达两百五十余万石,而杭州却仅二十三万四千石,至于宁波这等未上榜的,那就更少了。”

  高务实略一沉吟,道:“你是想说,国朝初建之时,要么苏杭、苏宁之间的实力相差极其巨大,要么……杭州、宁波等处,严重隐瞒了其经济实力?”

  经济这个词古已有之,但原意与后世不同。不过,在高拱、高务实大力推进实学之后,这个词在大明便用得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经接近于后世的意义了,吴逊自然也是理解的。

  谁知道吴逊微微一笑,道:“说隐瞒也并非不可,但事实上,以小侄之见,却也谈不上隐瞒,而是朝廷主动放弃。”

  高务实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他要说什么。

  果然,吴逊轻轻撇嘴,道:“彼时朝廷划分户籍,商贾既不入编,亦不征税(商籍都是后来才有的,而且地位很低)。而钱塘之富,当时早已不在田,而在蚕与商,可这些蚕户并不富裕,真富者皆商贾也,如此一来,编造黄册之时,钱塘一带的粮赋就远低于苏州了。”

  高务实知道他说的虽然是实情,但苏州的粮赋之所以格外高,其中还有张士诚这个朱元璋初期头号大敌就是以苏州为大本营的缘故,所以朱元璋特别对苏州征收重税。

  当然后来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总体赋税都定得太低,以至于苏州明明交了全国最高的粮赋,苏州人也可以满脸不屑的说:这点破税老子不在乎。

  但钱塘江片区的粮赋这么看来的确是过低了一些,而且即便把吴逊刚才提到的这个情况考虑进去,高务实仍然觉得不对劲——如果认为苏杭经济水平大致相同的话,难道杭州的商税应该高达粮税的九倍吗?这也未免太夸张了。

  即便打个对折,认为大明开国时期杭州的经济实力只有苏州一半水平,那本该缴纳的商税也应该达到粮税的四五倍,这似乎也还是有些过了。

  吴逊看出了高务实的疑惑,此时更加自信,侃侃而谈道:“世叔,杭州也好,宁波也罢……尤其是宁波,此处自古便是通商海港,出海行商者遍地都是,国朝先是不认商籍,后又开始禁海,这些人难道都能很快转行回到陆上种田?显然不能。

  因此,他们只是从台上转到台下,海商化为海盗罢了,后来所谓倭寇乱我海疆百余年,实则真倭能有几个?大多都是沿海之‘海商世家’罢了。”

  这个倒不必多说,早有公论的事,高务实毫不惊讶,他注意的一点是,吴逊特意把“海商世家”加重了语气。

  高务实微微点头,笑道:“你是说,宁波港至今发展不畅,便是因为这些‘海商世家’从中作梗?”

  吴逊也笑了起来,拱手道:“世叔是明白人,正是如此。”然后顿了一顿,又道:“这些海商世家,小侄在山阴(山阴县属绍兴,就在宁波隔壁,民国时期山阴、会稽两县合并成了绍兴县)也有些了解。”

  “哦?”高务实来了兴致,正色道:“愿闻其详。”

  “其实,这些海商世家现在化作了三股,其中最弱的一股,已经投到京华旗下,宁波港能有今日之局面,他们倒也出力不少。”

  高务实微微颔首,示意自己了解。

  吴逊便又道:“不过,他们相比另外两股,力量就很悬殊了。那两股力量现在所争论的,有两点:其一是集合他们自己的实力,单独成为一个新的浙江海商同盟,与京华在浙江的力量抗衡;其二则是与南京勋贵联手,打造一个更广泛的南京海商同盟,与京华的北洋海贸同盟相抗衡。”

  高务实不会蠢到去问吴逊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只是略一沉默,便问道:“那么谦之可知道,现在是哪一派占上风?”

  吴逊简单地道:“浙江派。”

  高务实哂然一笑,摇头道:“鼠目寸光。”

  吴逊也笑了起来,道:“世叔的评价果然一针见血,不过世叔,小侄倒是觉得,虽然眼下还是浙江派占据上风,但迟早有一天,南京派会压过浙江派,那个‘南京海贸同盟’很有可能是要出现的,世叔切勿大意。”

  高务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想了一会儿才问道:“魏国公府和临淮侯府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超纲,吴逊摇头道:“抱歉,世叔,小侄只是奉命在山阴守家,这些太深入的情况,小侄无从得知。”

  高务实一想也是,吴兑对他的希望应该是去做官,最好当然是走科举,如果不行的话,恩荫个锦衣卫的职务再自己混个武举,也还能凑合过。这种情况下,吴兑不可能给他多大的权力去交接南京勋贵——本身吴兑既是文臣,又是兵部尚书,也不敢让儿子去和南京勋贵打得火热,这要是被参一本的话,那就一身骚了。

  要知道南京勋贵和燕京勋贵还不是同一系的,而且他们单独镇守一方,不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所以文臣们和南京勋贵交往起来,那可比和燕京勋贵交往要危险不少,更容易挨参。

  高务实之所以穿越十多年过去了,在南京勋贵之中也只有魏国公徐邦瑞和临淮侯李言恭两个勉为其难的朋友,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还是因为昔日掺和了一手徐家的内务,加上帮了李宗城一把之故。

  “不过,如果单从外面的情况来看,临淮侯府似乎对拉拢浙江海商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些刻意的避忌。至于魏国公府……世叔,以魏国公府的地位,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可以不表态的——因为没有人敢忽视他家,也没有人敢逼他家表态。”

  高务实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魏国公嘛,在南京勋贵中的地位就好比成国公在燕京勋贵中的地位,江湖扛把子级别的。

  他不说话,你就只能猜,就算你这里商议瓜分什么利益,他一言不发你也得算上他一份,这是经过大明朝历代皇帝不断加持之后形成的“习惯性威望”,再怎么羡慕嫉妒恨也没用。

  高务实决定暂时不管这茬,把话题转了回来,道:“看来,浙江派的海商如今能占据上风,多半就是因为魏国公府没发话,而临淮侯府也不搀和的缘故了。那么,谦之你刚才提议让我把海贸之事交给你,看来是有办法应对喽?”

  吴逊还没来得及说话,吴兑这次却忍不住插嘴了:“求真,你不要听他胡说八道,这孽子在山阴才管几个钱,我会不知道?加在一块儿还不到三千亩地,另外就是几间铺子罢了,让他去管京华海贸?笑话,他根本不知道京华海贸的盘子有多大!”

  高务实当然不会因为吴逊这些话就把偌大的京华海贸给他掌舵去,那简直是疯了,因此便笑了笑,道:“京华海贸每年过账的银子,比太仓银不会少。”

  高务实这里所谓的太仓,不是仅止于太仓一处,明人经常用太仓指代国库,高务实此处也是这个意思。

  他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去瞒住吴家父子,因为京华是正经纳税的,虽然大明的海关税是高务实当初建议高拱搞出来的“按船论税”,对于船上商品的实际价值、利润这些估不太准,但大致规模是明摆着的,有心人一查就能查个大概,瞒也没有必要。

  但这个数目还是太惊人了,虽然高务实说的只是过账,不是说利润,但过账的银子超过太仓,那就是至少过账六百万两了。

  海贸的利润如何,从吴逊刚才对钱塘一带海贸的了解就能猜得出来,他是懂行的,这里头的利润至少也有两三百万——其实不止,因为他们不知道高务实刚才这话有所保留,京华在海贸上每年的过账几乎是太仓的两倍。

  虽然这个过账数目,甚至还比不上后来郑芝龙老兄每年的利润,如果算眼下京华的纯利,那就更远远不及郑氏了,但此刻毕竟不是郑芝龙那个时期,吴家父子都被这个数目给震得不轻。

  吴兑当然知道高务实有钱,但有钱到什么程度,其实他也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京华仅仅海贸一项就如此惊人,以至于听得他一时呆住,好半晌才倒抽一口凉气,叹道:“我现在总算知道朱应桢、张元功他们这群花花太岁为何什么事都对你言听计从,几乎成了你留在京师的帮闲了……这北洋海贸同盟,一年至少能给他们几个赚上几十万两吧?”

  高务实笑了笑,却没接这个茬,而是朝吴逊道:“谦之,你觉得你现在可以帮我代掌京华海贸么?”

  吴逊脸都白了,连忙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不不不,小侄哪里能担得起这么大的买卖,先前是小侄狂妄了,狂妄了……还请世叔千万见谅。”

  高务实呵呵一笑,道:“你刚才那些话还是很有见地的……嗯,如果你的确不想做官,想要在商海打拼一番,我这里可以给你个宁波港同管,不知你可愿屈就?”

  同管,其实就是主管的副手,这个说法有比较重的“大明风格”。高务实虽然觉得吴逊刚才的话的确有些见地,但他毕竟没有真正操手,直接主管一港恐怕难以服众,说不定反而让宁波港内部出现新旧不和,因此先给个副手看看成色。

  吴兑听了,还是觉得太高,正要代为推辞,吴逊却一咬牙,道:“小侄愿意。”

  不等父亲再次发飙,他又主动道:“请世叔给小侄三年时间,如果三年内宁波港在京华各港中的排名没有提升,不必世叔动问,小侄自来向世叔请罪。”

  吴兑脸色有些难看,但总算是忍住了,没说什么。

  高务实则冲吴逊微微一笑,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吴逊的表情,看起来犹如刚立下生死状一般。

  高务实哈哈一笑,忽然问道:“谦之可有号?”

  吴逊一怔,摇头道:“学业不成,岂敢自号。”

  高务实转头对吴兑道:“师兄,小弟赠一号与谦之,你看如何?”

  吴兑愣了一愣,似乎猜到什么,苦笑道:“你是师长,自然可以,不过这孽子……竟然能得六首状元赐号,愚兄真不知该说什么了。”

  高务实哈哈一笑,看着一脸激动的吴逊,笑道:“你名逊,字谦之,此字与名同意,衍申是也,但我赠你这一号,却要反意——不让。”

  吴逊大喜,道:“当仁不让,此正小侄平生所愿!小侄多谢世叔赐号!”说罢,当即叩首拜谢。

  ——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的打赏支持,谢谢!感谢书友“非是风流不羁人”、“坐在小酒馆门口”、“神霸天下2”的月票支持,谢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iyuexiaoshuo.com。米阅小说手机版:https://m.miyuexiaoshu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