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东宫西宫_国潮1980
米阅小说 > 国潮1980 > 第483章 东宫西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3章 东宫西宫

  第483章东宫西宫

  确实是这样的,康术德提醒得没错。

  在这个共和国的人民才刚刚达到温饱线的年代,其实国内被严重低估的不单是这些工艺美术商品和看似过时的技艺。

  还有人情,还有情操,还有名声,还有传统文化,哲学诗歌……

  甚至数理化知识以及国防科技都囊括在内。

  越是那些看似虚头巴脑,不当吃不当喝,不能马上就换成真金白银的东西,就越是这样。

  反倒是马上就能改善物质生活的东西,比什么都让人看重。

  这或许就是经济和科技都很落后的社会开始努力摆脱贫困时最显著的特征。

  整体社会开始变得急功近利,都开始沾染上短视眼的毛病。

  以保证穿好吃饱的物质条件为价值衡量标准,对充满现代家电的生活方式的崇拜压倒一切。

  越来越看重物质上的实际获得。

  所以如今这个社会阶段里,如果想用金钱投资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代价有时候低得简直令人发指。

  就说“葡萄常”吧。

  在宁卫民与常玉龄老人见面的那天。

  当老人听说只要自己同意,街道就能在宁卫民的资助下重开生产社。

  当时就脸上泛起红光,喜欢得跟什么似的。

  伸出手握住宁卫民的手,又是鞠躬又是称谢。

  这位“葡萄常”的传人居然还真的像街道牛主任说的似的,为了给街道经营减轻负担主动提出不要酬劳。

  当然,宁卫民肯定不能乘人之危,做如此的盘剥。

  他就说商品销路今后他来负责,向老人担保只要东西质量有保障,生产社就不会再次陷入经营困境。

  如果常玉龄不嫌弃的话,可暂时先拿每月二百元的酬劳。

  至于他在意的问题,只是料器葡萄能否做得更上档次一点。

  比如说能否把铁丝改换铜丝?

  再比如说能否不用布料枝叶,配以真正的料器叶子?

  还有老人是否介意和京城料器厂的老师傅合作?

  毕竟他需要多种多样的精美料器,今后如只有料器葡萄一种产品,未免太过单调了些。

  大概是发自内心的把宁卫民当成了自己的恩人。

  常玉龄诚心诚意的为他着想,不但对他提出的“天文数字”酬劳,极力推辞,坚决不受。

  最多最多就肯拿个徒工的报酬。

  同时也表示愿意按照宁卫民说得方向尝试改变,且不排斥与任何同行合作。

  此外她还告诉宁卫民,说常家其实并非只会料器葡萄,还会做料器葫芦呢。

  只是做出来要更费原料钱罢了,如有需要,她可以提供两种拿得出手的料器。

  这意外之喜可是让宁卫民相当高兴,他只要好,并不怕贵。

  只要这料器葫芦的水平,能赶上料器葡萄的一半。

  对他而言,饭庄开业就足能应付过场面了。

  总之,听说又能把手艺传下去了,常玉龄对宁卫民的态度简直感恩戴德到家了。

  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诚心实意的替宁卫民着想的样子。

  那种极力堆出笑,以便让人看到她的满足和感激的样子,都不免有点让人心酸。

  再看看老人握着自己的那双手,宁卫民更加忍不住为常玉龄一生受过的苦累心生怜悯。

  要知道,人一老就有皱纹。

  常玉龄因为年近古稀,长期做这个葡萄长期上色呀,那个色呀都吃到肉里头了。

  她的手指头几乎都成了红色的,根本洗都洗不掉了。

  当个手艺人容易吗?

  与常玉龄相似,原以为这辈子就是这般落魄收场,了此余生的刘永清。

  同样也把宁卫民和乔万林当成了自己的贵人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能够绝处逢生,迎来了一个天大的转机。

  所以在给饭庄制作仿古餐具的活儿上,当然也是尽心尽力使出了一生的本事。

  他最后要给宁卫民烧制的三百套“黄地青花万福缠枝莲”餐具。

  那是仿乾隆年的御用官窑瓷的器型纹饰,制作工艺复杂,得用两千度以上的高温才能烧出来。

  刘永清信誓旦旦的保证,烧出来后,要是不看底款“坛宫·御膳官席”的字样,单看瓷器的器型颜色纹饰,绝对能保证和真品一般无二。

  甚至就连叶赫民都因为陶瓷行业能够保住一门仿古技术,而对宁卫民心生好感,很承情。

  所以除了在为合资饭庄烧制瓷器的事儿上,帮助刘永清出主意,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专业意见。

  他还特意要了宁卫民的地址,回去后为其寄来了几本自己的陶瓷专著。

  可见是已经芥蒂全无,倒是把宁卫民真当成一个真心爱瓷的同好之人了。

  就这位叶专家,不但学识渊博,人品也靠得住。

  那么自此以后,宁卫民要真有什么吃不准的瓷器,即便是康术德也没把握,他都有地儿去请教了。

  这不能不说是好人有好报,是一种极为意外的收获。

  要不这小子在跑完了工艺品厂的那几天,美得总唱那木偶美术片的主题歌呢。

  “人人都叫我阿凡提,纳斯尔丁.阿凡提。生来就是个倔脾气,倔啊倔脾气。”

  “骑上小毛驴我走呀走四方,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从东跑到西。”

  “哎……爱管人间不平事爱管人间不平事,要为穷人出口气,要为穷人出口气……”

  然而像这种类似的情况还并不仅仅限于工艺美术行业之内的。

  也并不只是针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的。

  甚至就连社会精英阶层也挣脱不开这个规律。

  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滞后,他们同样会因为一些经济上的小事,就能严重伤及自尊。

  结果也就同样让宁卫民有了雪中送炭,攀交情的良机。

  这事儿说起来,还又得转回宁卫民看到港城导演李韩祥来京拍摄《火烧圆明园》的消息上。

  宁卫民呀,为人有个特点。

  往好了说,是能举一反三。

  要往坏了说,就是占便宜没够。

  别看他已经截了人家李导演的胡,把那些昂贵的紫檀、黄梨家具都给买下来了,一件也没给人家剩下。

  可就这样,他还惦记继续在人家李大导演身上找便宜呢。

  那就是他想要拜托这位李导演抽空给合资饭庄拍个广告片。

  说来倒也不是多复杂的事儿。

  其实就是利用一下电影里现成的布景和演员就行。

  比方说,利用两宫皇太后进御膳的画面,再给两位太后都来个近镜头。

  只要配上个合资饭店的广告语和地址、联系电话的字幕,那不就齐了嘛。

  他可是相当清楚,这李导演这《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有多火。

  刘晓芩的慈禧又演绎得多么传神。

  这部电影可是在港城本地就创造了亿票房,更在东南亚诸国热卖。

  那说是火遍了东南亚,成为清宫电影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气儿,一旦不夸张啊。

  要是在电影上映之后,能用这样深入人心的“西太后”给饭庄当形象代言人,等于在海外也给自家买卖做了宣传。

  那饭庄不也就搭了顺风车,跟着火了吗?

  所以毫无疑问,趁着电影还没拍出来,就是最好忽悠人的时候。

  看准了这个超级大IP,宁卫民是说做就做。

  很快,他就托了跟影视圈关系较近的宫海滨帮忙穿针引线,找机会去昌平片场见了这位李导演一趟。

  结果还真就谈成了。

  不过也得说,宁卫民的策略和算计其实有点下作的。

  因为首先,去之前,他拍了几件刚入手的硬木家具照片。

  居然就用从人家嘴里夺走的食饵投其所好,贿赂李导演。

  这恶趣味是不是够可以的?

  而且这几件家具,宁卫民还是以支持人家拍片为名借给李导演当道具的。

  既不卖也不送,玩多久都行,可权属始终是他个人之物。这打着埋伏的套路阴不阴?

  其次,这小子见面一通吹捧,用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之名,把李导演的身份架上去。

  然后再行道德绑架之实,让人家不好推诿。这又损不损?

  最后,他还吃准了国内版权意识还是一片空白,心里另存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备用计划。

  那就是李导演答应则罢,如果不答应,大不了他就在电影拍完另起炉灶。

  私下里接触那两位皇太后,单独拍个广告片,也没什么的。

  反正这种广告借助的就是名人效应嘛。

  只要有了两宫皇后,他怎么拍都能沾上电影的光。

  真要因为这种碰瓷日后闹出法律纠纷的话,那更好!

  那可就真应了葛优在《甲方乙方》里的那句话了,“求求您了,告我们吧!”

  瞧瞧,孙子不孙子?

  总而言之,怎么走,怎么布字儿,都在宁卫民掌握之中。

  该算的他都算计到了,所以李导演没过上几招,就缴械投降了。

  但让宁卫民有点没想到的是,实现了主要目的之后,就因为赶上了一件意外的岔子。

  他还直接博得了“东宫西宫”的好感。

  敢情宁卫民带去的照片确实引起了李韩祥的兴趣,俩人专为这些家具聊了一会儿,聊得还挺投缘。

  结果就因为这一耽搁,就到了中午。

  突然间外面大乱,人声鼎沸,宁卫民就遇到了今天最惊喜的意外收获。

  怎么回事啊?

  宁卫民和李韩祥一起走出去才知道,外面是大陆剧组成员对午饭不满,闹了起来。

  而领头的就是西太后的扮演者,当前的影坛一姐刘晓芩。

  矛盾的引发点正是当年合拍片最麻烦的地方。

  由于剧组成员香港、内地的都有,和当时体制的限制。

  两地人员不但收入完全不同,在生活待遇和伙食待遇上大伙儿也实行一国两制。

  比如说演咸丰皇帝的梁嘉辉虽然当时还未出演过任何电影。

  但因为是港人,他的片酬不菲,在片场附近的饭店,有单独的房间休息。

  而同样作为主角,早已成名的“两宫皇太后”京影厂刘晓芩和沪影厂的陈烨,她们都只拿五十块和四十七块的死工资。只能每天长途往返京影厂宿舍和片场。

  真要是累坏了,不想回去了,那就只能蹭給她们演宫女的港城演员的房间,睡人家的地上。

  拍戏现场区别同样不小。

  内地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每顿仅有两个馒头、一根粉肠、一块黑咸菜。

  港方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推来的餐车上,大鱼大肉、青菜和香喷喷的白米饭。

  想想看,两分钟前都还一起演戏,两分钟后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怨尤?

  特别是刘晓芩,她一个川妹子,本来就吃不惯馒头,时常在拍摄现场饿得头发昏。

  偏偏又碰上了剧务疏忽,今天发下来的馒头不少已经发馊了,这又如何让她不怒?

  于是乎这个性格泼辣,一向以胆大妄为,我素我行著称的大明星就急眼了。

  这一次再不肯忍气吞声了,就带着好几个同样领到馊馒头的内地工作人员,一起闹了起来。

  搞清楚了情况,李韩祥也觉得过分了。

  因为再怎么样,总不能让演员吃变质的食品啊。

  真吃坏了,别说拍不了戏了,食物中毒,人都进了医院,这又算谁的?

  于是大导演也怒上心头,赶紧问责。

  当知道今天新馒头没买到足够量,是拿一部分昨天剩馒头凑数后,他把负责人好好骂了一顿。并让他当众给大家认错道歉。

  跟着就协调一番,让领到馊馒头的这几个人去港人的车上去领饭菜。

  而且还特意跟刘晓芩说,她今后跟陈烨可以一直跟着港方人员用餐。

  可这时候,刘晓芩又显示出她不同旁人之处来。

  她还真有点“一姐”的仗义劲儿。

  居然不肯独善其身。反倒辜负了这番好意,当场问起李导演。

  说除了她和陈烨以外,大家伙又该怎么办?

  这无疑就让李导演很头疼啦。

  要知道,这个同工不同酬,不同待遇的问题早就存在。

  可涉及体制因素,并不是凭他个人简简单单就能改变的。

  说白了,他李韩祥可以做主安排好两位主演的需要。

  但人数众多的内地演员都想要被照顾好,可就不是他的能力范围内了。

  要顾忌的方方面面太多。

  结果恰恰就这个僵持档口,宁卫民抓住良机,说话了。

  他问李导演,说从明天起,我找人给我们这些内地工作人员送工作餐可以不可以。

  一直到你们拍摄完毕,我都可以找人给他们送餐,而且是所有内地的剧组人员。

  保证有鱼有肉有青菜水果,绝对不会比港方标准差。全部免费,属于我个人赞助。

  这个建议可真不错啊,要能如此,自然解决了全部的难题。

  不过当时连李韩祥带刘晓芩可都楞了,好半天都不敢相信。

  居然有人愿意敢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全部内地工作人员,那加一起也有四五十人呢。

  何况他们又都好奇,这是为什么呀?

  没想到宁卫民说的挺漂亮,一是声称自己是刘晓芩的影迷。

  二是声称刘晓芩既然是京影厂的演员,那就算是他的半个老乡。

  他既然有这个能力,就不能让自己喜欢的明星和自家人受委屈。

  另外就是冲着刘晓芩的“局气”劲儿,他一个男人不能让女人比过去。

  就这时候,陪着宁卫民来的宫海滨也插嘴了。

  他跟刘晓芩算是半熟脸儿,原先毕竟是京影厂曾经的同事。

  于是很自然的介绍了一下宁卫民身为皮尔·卡顿高管和合资饭店未来经理的双重身份。

  以及表达了一下他们是来请“东宫西宫”帮合资饭庄拍广告的来意。

  他为宁卫民一力作保,说宁卫民肯定有这个经济能力,绝对能说到做到,什么也不用担心。

  回头还得跟刘晓芩和陈烨再商量个广告的报酬呢。。

  这样皆大欢喜,总算把这个难题揭了过去。

  李韩祥是松了一口气,庆幸不会耽搁影片进度了。

  而刘晓芩本就好面子。既然是里外的实惠全有了,自然哈哈而笑,对宁卫民谢了又谢。

  至于宁卫民借此收获的,除了李韩祥更多的好感,拍广告一事就此确定,再不会有什么变化。

  他也收获了一位当今国内最红女明星的真心感谢,算是就此又多了几个够份量的演艺圈朋友。

  以至于两个月之后,影片杀青之时,宁卫民甚至还过了回皇上的瘾头。

  他真的穿上了梁嘉辉的戏服,一左一右拥着两宫皇后拍了好几张合影照呢。

  而这一切,其实不过是万把块钱的投入罢了。

  他为全体的内地工作人员提供餐饮服务,不过才花了六千。

  得知刘晓芩和陈烨的奔波苦,又为她们在剧组入驻的饭店包了房间,这才两千。

  而且这样一来,反倒弄得两个女明星都不好意思收广告费了,都说干脆就不收钱了。

  最后还是宁卫民给她们每一个人硬塞了一千块,她们才收下,更不禁为宁卫民的慷慨而高兴。

  但真要有谁能算清这笔账,就会知道,宁卫民这小子太奸诈了,这里头的赚头那太大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iyuexiaoshuo.com。米阅小说手机版:https://m.miyuexiaoshu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