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子妃病重!_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米阅小说 >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 第101章 太子妃病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1章 太子妃病重!

  第101章太子妃病重!

  哇!

  这声啼哭是如此的响亮,朱标甚至感觉就响彻在自己的心脏里。

  他连忙起身,朝着前方看去。

  马皇后也匆匆忙忙的迈动脚步。

  而这时,朱元璋也从门外赶紧走了进来,他根本就没走远,一直在这附近待着。

  “恭喜恭喜!母子平安!”

  就在这时。

  产婆一脸笑意,跟在他身后的宫女,也全是如释重负,仿佛都像是随着太子妃,闯过了鬼门关一般。

  “好!”

  朱标听到声音,立刻就压抑不住刚才的心情,满腔的情绪,紧随着这个字给吼了出来,说着,他甚至就要冲进去。

  就在刚刚……

  等待的时间太长,天知道他脑子里到底想了多少东西。常氏要是因为这个孩子万一出点差错,他都不知道怎么办?

  又到底该去怨谁!

  “殿下别着急,再等一会儿再进去,方才时间太长,奴婢也是怕陛下和殿下等急了,这才连忙来通告。”

  朱标被拦住,也是连忙反应过来。

  而朱元璋则是大跨步的走来,刚才的“母子平安”,他已经知道,他老朱家又开枝散叶。

  “哈哈!赏!”

  “尔等有功,太子妃也有功!在这里的都有功,吕氏也有功!”

  “都给咱重赏!”

  朱元璋非常高兴,这个时候他也不会吝啬,高兴的喊了几句后,便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多谢皇爷!”吕氏赶忙诚称谢。

  “谢什么……”马皇后道:“菁儿这段时间身体虚,东宫的一应事务,你就暂时负责。也让菁儿多歇歇,平常没事了,你也多陪陪她。”

  “是!”吕氏赶忙点头。

  往年太子妃生产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她已经熟悉。

  只是就在刚才,等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这么一直等下去,或许自己……

  吕氏想到这里,不由得心头悚然,只想赶紧打断这些想法,然而,或许是刚刚她想的实在有些多,这些念头就如同跗骨之蛆一样,怎么也甩不掉。

  到最后,她自己都有些慌乱。

  恰在这时,朱元璋的声音响起,将她的思绪打断。

  “咱早就想好了,你这一脉的孩子,是允字辈。这孙儿生下来就叫允熥!”

  “允炆、允熥……马上老二老三就要就藩,这两兄弟以后也应该和他们的二叔三叔一样,去往藩地,造福百姓,护卫京师!”

  朱标立刻称是,他现在只想进去看看常菁。

  而另一边,吕氏也赶紧笑着回应。

  然而,等了许久。

  却发现那产婆还不出来,甚至连朱雄英都等急了。

  “皇爷爷,我要进去……”

  朱元璋这时候也发现时间有些长,便使了个眼色,让人去问问。

  谁知,派去的宫女刚刚走到门口,产婆这才打开门,露出缝隙。

  “殿下,太子妃应该是太累了,现在还没醒来,但小皇孙应该能看了,伱要不进来看看……”

  朱标眉头一皱。

  不过这应该也是正常情况,他很快走进去。

  先是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常菁,对方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脸颊上满是汗水和泪水,此刻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仿佛是沉沉睡着,气息很微弱。

  朱标不疑有它,刚刚生完孩子虚弱是正常的。

  等到看见常菁没事后,他这才看向那个孩子。

  眼睛还没睁开,他稍微逗弄了一下,便将目光重新放到了常菁身上,却是怎么都移不开。

  “菁儿什么时候能醒?”

  “应该过一晚吧,这一次时间有些长,太子妃也是费了好大的一番功夫,这几日都要好好养养身体。”产婆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只要没事就好。

  “再收拾一番,就出去吧,领你们的赏去。”

  “是!”

  产婆和几位宫女赶紧点头,朱标又看了常菁一会儿,发现对方还没醒来。

  不知为何,他却有些担忧起来。

  然而父皇和母后还在外面等着,他暂时压下心中忧虑,快步走出。

  将屋里看到的情况说了一番后。

  马皇后点头道:“兴许是太累了,放心,没什么事。”

  而朱元璋则笑道:“你娘说的对,母子平安。”

  “咱老朱家多了一个皇孙,正巧也是新钞即将发行,要继续咱的宝钞大计的时候,这是咱大明的福兆!”

  “即刻昭告群臣,咱要让整个京城都知道,要给这孩子一个出生大礼!”

  “满月之时,咱更要普天同庆,告祭太庙,赏衮龙袍,赐金玉锁……咱还要给这个孩子封王!”

  稍微想了想,朱元璋就笑道:“就封吴王!”

  此话一出。

  马皇后先是惊讶,随即也是笑着点头。

  而朱标则当即拒绝。

  “父皇,这怕是于礼不合吧?”

  要知道,吴王,是朱元璋称帝之前封的王,这个名号可不能乱给,最起码也要才情能力一一服众,让诸皇子挑不出错来。

  然而,连皇子都没有受封吴王,却将这个王位给一个刚刚出生的皇孙。

  这几乎是从朱元璋这里就注定,此子将来累世富贵,在平辈之间,堪称诸王之首。

  一时间,朱标只觉得这个赏赐实在太过丰厚,也太早……

  要知道,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朱允炆可还没有被封王呢。

  他转头看向吕氏,发现后者也是一脸的惊愕,全然没有想到这位皇爷会如此高兴。

  “这有什么好思考的,王位就在那里,不封难道还等它空着不行?”

  朱元璋笑着挥手,“就这么定了,赶紧去传!”

  最后一句话,他却是给一直跟着他的内侍说着。

  后者匆忙点头,连忙一脸喜色的跑了出去,高唱之声几乎是在半路,就从东宫响彻到了整个宫城。

  “皇孙诞育、普天同庆!陛下大喜,赐封吴王!”

  几人欢庆之间。

  却没有发现,吕氏却看向了自己懵懂年幼的儿子,目光怔怔……

  ……

  翌日!

  苏闲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这么快?”

  “快什么快?这不是正常吗?推算日子也就这两天了。”

  吴秀笑着说道,除夕之夜她去了之后,似乎连眼界一下子都打开了。

  “要娘说,那太子妃为人还挺亲和的,也是上天眷顾。前段日子你还记着吧?咱们这街坊都……唉!算了不说了。”

  “母子平安就好!”

  吴秀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对了,这段时间你也准备一下,到底是诞下皇孙,圣上都赏赐这么丰厚,咱们于情于理也要送点东西。”

  “就是不知道送什么好,宫里应该什么都不缺吧?”

  母子平安?

  苏闲也顾不得吃饭了,难不成自己早就改变了历史,在无形之中,也悄然让太子妃的命运改变了?

  不过,史书上也说,太子妃是生产完后的一个月左右,才病逝的。

  这个时候……

  “娘,那今天群臣就得去庆贺吧?”

  “是这个礼,圣上亲口说出要封王,还是刚刚出生就确定,可见对其喜爱,百官这时候恐怕早就在宫外等着,就等前去东宫了。”

  吴秀说着,又道:“你爹恐怕也得去,但你爹最近都没回来,一直在宝钞提举司,忙的连日子都不知道,这个消息怕还没听说。”

  她还在说着的时候,苏闲已经起来了。

  “我去宫里看看。”

  他现在去宫里非常简单,只需要往西安门一站,小门自动就打开了,当然这是朱元璋早就通报禁军的结果。

  苏闲说动身就动身,不过还是回了一下房间,便径直朝着宫里走去,吴秀也连忙起身,准备去送。

  刚到西安门不久。

  车马早就围成一团。

  “苏闲!”

  却见前方,常升、常森两兄弟从马车里探出头,看见苏闲连忙呼唤起来。

  常府是太子妃的娘家,这个时候肯定前去,就连常府的老太君都出动了,当然这个时候对方还依旧年轻,只是鬓发已经有些许的白了。

  苏闲连忙走近。

  “我们刚好要去宫里看看大姐呢。”常森笑道。

  朱元璋越是对这个孩子看重,就证明常氏的地位就越不可动摇。

  再过一些年,朱雄英被定为皇太孙,这个新生的皇孙又是吴王!

  那连带着常府,也成了世代显贵。

  不过,苏闲这个时候可没时间和常森等人说话。

  历史上,常氏到底怎么逝世的,也没个准确记载,现在又听说母子平安。

  他自己还一头雾水,只能陷入那些猜测之中。

  但愿自己的准备有用!

  一边想着……

  终于,西安门缓缓开启,苏闲也就跟着常府的人一块进去,毕竟作为娘家人,不用在外面等,也不用跟在百官屁股后面去庆贺,直接就能去东宫等着。

  等来到东宫的时候,倒不是想象之中的人满为患。

  大部分官员是放下礼物,就很快退场。

  能留下的,都是詹事府内,太子的亲信,还有国朝的勋贵。

  只不过,苏闲到来的时候,还能隐约听到百官在闲谈,说是这个时候封吴王于礼不合,圣上决定下的太快,还不知道这位皇孙长大后的品性,最起码等到冠礼之后再定……

  苏闲跟着常府一行人,很快进入东宫。

  老太君来看自己的女儿,当然没人敢拦,甚至第一时间,太子朱标就前来相见。

  苏闲只能跟着常森等人,下了马车,然后去找朱雄英。

  只是,走了许久,却并没有看到朱雄英,反而大本堂的小伙伴倒是聚在了一起。

  ……

  “菁儿怎么样了?”

  蓝氏看到朱标后,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就直接切入主题。

  朱标却蹙着眉,“从昨夜开始就一直昏睡,早上倒是醒过来了一次,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就又睡下去了。”

  “嗯?睡了一夜还想睡吗?”

  蓝氏还是记挂着女儿的身体,“第一次生雄英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吧?之后两次生公主第二天也有点精神了。”

  朱标也赶紧将昨夜的事情说了出来,太子妃此次分娩的时间过于长了,产婆也说多歇歇之类的话。

  “殿下,能不能请御医……”

  “请了……还是和产婆一样的话,多歇歇。”朱标不知为何,也有些焦躁。

  “一时半会儿或许是真累了。”最后,蓝氏只能如此说,但她还是不放心,“能不能让老身进去看看菁儿?”

  朱标哪能拒绝。

  “母后就在里面。”

  “也好!”

  说着,蓝氏再也等不及,连忙匆匆的朝里面走去。

  ……

  另一边。

  由于东宫一下子来了很多人,朱标要应付勋贵,还要抽时间去处理国事。

  剩下的担子,则全都在吕氏的肩上。

  而这一次,吕氏看着面前的父亲和母亲,当朝的礼部尚书吕本!

  简单的叙旧了之后,吕氏就要将母亲带去其它的位置,这片地方大部分都是国朝重臣。

  贺完礼后就会离开。

  然而,趁着吕氏走出殿门,吕本立刻跟了上去,打探起了消息。

  “太子妃还没醒?”这消息先是让吕本惊讶。

  随后,他看了看四周,发现没什么人,便压低语气再问道:“是不是昨夜,出了什么事?”

  谁都知道,女子生产犹入鬼门关!

  要是常氏出了事,那……

  想到这儿,那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浮现在心底,怎么都挥之不去。

  曾几何时,他们不是没有做过这个梦。

  或者说,从吕氏嫁给太子,成为侧妃的那一天,就时不时的,脑海里就会闪过这个念头。

  到了朱允炆出生,这个念头就更为强烈!

  一切都跟做梦一样,曾几何时,他还是元庭旧臣,还要担心当朝会不会清算他们。

  但是,陛下显然没有直接屠杀他们这些旧臣,反而给予他们宽厚的待遇。为了让元庭的诸多臣子放心,朱元璋甚至特意从这里面选出了一个“亲家”!

  而恰好,他吕家就运气好。

  如今,吕氏为侧妃,也有皇子在侧。

  只要有那么一丝丝巧合!

  “爹,你想什么呢?没事。”吕氏摇头道。

  吕本则眼神炽热,但很快压抑下去,只是再度说道:“女儿啊,爹替你不值!”

  “不过刚刚生出来的皇孙,竟然想也不想,不合规矩也要封吴王!”

  “我的外孙,怎么就什么都没有?”

  吕氏不语。

  吕本不由得低声怒道:“这全是因为,你是侧妃!而她是正妃!”

  “可惜,爹没本事,若是手中也有如同淮西一派的筹码,到时候第一个嫁给太子的不是她,而是你!”

  “何至于我外孙,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

  吕氏依旧沉默,只是眼眶之中,有委屈的泪花出现。

  看见女儿这幅样子。

  吕本似乎有什么话想要说出,但每次到了嘴边,他都只觉得犹如心脏似乎要跳出来一样,这给了巨大的刺激感!

  想要把话咽下去,但怎么着却都咽不下去。

  到最后,他所幸搓了搓脸。

  连眼睛都红了。

  “女儿,其实我也能看出来,圣上这些年,有意压一压淮西勋贵!”

  “他们的力量太大了,陛下虽然从其中走出,但历代帝王,谁不惧怕如此强大的一派势力?”

  “所以这些年来,朝中有东南一派,曾经以青田先生为首。然而随着青田先生逝去,朝野之上,他们本想投靠汪相!”

  “但不想胡相如日中天……”

  吕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想说出那个最关键的信息,却一直压在心里面说不出来。

  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竟然分析起这朝堂局势起来。

  “爹,你想说什么?”吕氏抬起头,温柔的目光直视吕本。

  吕本搓了搓手,左右又看了看,却几乎把自己憋屈的眼角血丝弥漫。

  到最后,他似乎再也忍不住了。

  “爹想说……咱们这元庭旧臣一派,虽然没什么力量,平日里看起来也不起眼。”

  “但能融入东南,也能融入胡相!又能天然两方都不融入。”

  “反而清流最多,你看……现在当朝大本堂之师,宋濂宋大学士,本身就是元庭旧臣、你爹我礼部尚书,是元庭旧臣……”

  “甚至……”

  他语气放低,悄声道:“就连汪相也是元庭的进士!”

  “纵然他们早早的去帮圣上打天下,但跟脚在这里……怎么也抹不掉。”

  吕氏听得迷糊,这朝中局势她不想懂,也不想听。

  “爹……你到底要说什么。”

  “你!你这女儿!”吕本气的表情都失控。

  他双手颤抖,嘴皮子都开始颤栗起来,但早已经压抑在胸中的话,现在却已经跑到了嗓子眼。

  到此刻,他再也压抑不住了。

  “朝中局势虽然如此,但也要看看天下大局!”

  “从元末战乱,到洪武建国,这段时间,打了多长时间?天下百姓恐怕早已经不堪重负,急求太平!”

  “女儿啊,你看看,太子妃不过生了一个皇孙,来的都是什么人?常府、颖国公府、魏国公府、宋国公府……全是勋贵,全是要喊着军功,要去打仗的勋贵!”

  “若我大明一直打,天下何时能太平?”

  吕氏已经不想听,就要离开。

  但吕本却拉着女儿的手。

  “天下太平,黎民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些字,他们给不了!”

  “只要咱们能给!”

  “只有你爹我们这些元庭旧臣、这些文官、这些治世之能臣才能给。”

  “才能让天下百姓真正的安宁!”

  吕氏抽动手臂,“爹……你想太多了。”

  “你听我说……”吕本压抑着语气,循循善诱道:“你爹我无子,只有你一个女儿,陛下也是看中了这点……”

  “陛下想不想要天下太平?百官想不想要?百姓想不想要?”

  “咱们……是有机会的!”

  吕氏再也忍不住,她猛地抽出手,捂住耳朵,却是根本不想再听了。

  然而,吕本话已经说到这里,如今四下无人。

  他所幸将肺腑之中,不知道深藏多久的话,全部喊了出来。

  “勋贵太多,势必成患!”

  “若说太孙,谁说你的儿子,我的外孙,就当不了!”

  此话一出。

  吕氏吓得面色惨白,甚至整个人都要逃离。

  吕本这一次,却没有去抓,而是他喊完这句话后,就涌出无限的懊悔,以及……惊恐!

  这个想法,在以前也就是梦里才能想……不,连这个梦都不敢做。

  可是今天,当他听到那个皇孙直接出生,就要被陛下借着宝钞的大喜,要封吴王,他就不值!

  特别是当他听到,太子妃现在还没醒,这个想法就有犹如魔鬼一样,瞬间滋生,并且吞噬了他一切渴望飞速壮大。

  可现在,真正喊出来后,他才发现,这个想法是如此的荒诞。

  根本……不可能!

  缓了一下心情,吕本也失魂落魄的朝着外面走去。

  然而就在这时……

  一道充满焦急、惊恐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不好了,不好了,快请御医!太子妃高热!”

  唰!

  吕本呆立在原地,本来已经深埋在心里的那一丝奢望,瞬间化作无法掩饰的惊喜,弥漫眼眶!

  他猛地看向前方……

  却发现,吕氏在前方,原本应该是慌不择路的踉跄身影,也猛地停顿!

  一动不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iyuexiaoshuo.com。米阅小说手机版:https://m.miyuexiaoshu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