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联合起来,互助共荣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米阅小说 >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 第六十一章 联合起来,互助共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一章 联合起来,互助共荣

  冠礼过后,苌弘和老聃毕竟在老周王的丧礼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也不敢再多作盘桓,当天便返回了洛邑。

  杨华手里还有一大堆的事需要处理,反正目前他在王宫也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稍一向苌弘求情,便得到其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老聃和苌弘甚至主动表示会替本村及邻近几村的匠吏人员遮掩转圜,以便能有更多的人手留下来帮助杨华。更何况现在有耕马可以代步,两地之间的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达,就算有事需要赶回城内,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送走二人之后,杨华立即邀请尚未离去的各村族老和稍具名望之人一起商议一件他筹谋多日之事。

  “五村联合,成立互助会社?”几名族老俱是满脸疑惑地望着杨华,对其提议似懂非懂。

  杨华点了点头,正色道:“各位尊长叔伯,之前有赖各位支持,我们这几个村子的条件有所改善,只要撑到今年秋收,家家户户图个温饱想来应该不成问题。联合起来的力量大家尽在眼底,晚辈也不用赘述,但这还远远不够。”

  经过之前的筑炕修坝,五个村子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联合体,可是这些都有赖于杨华的居中统筹和族老们的协调支持。

  开春之后杨华一回到王城,村民们又恢复那之前那种各顾各的局面,虽然也有邻里互助,但无法形成合力,即使有耕马相助,备耕的效果仍令杨华大失所望。

  “伯继,你这个后生我算是服了,你到底想做什么只管说便是,我们这几个老头子一定支持。”族老对杨华极是喜爱,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他几村的族老也纷纷点头附和。

  稍稍斟酌了一下措辞,杨华坦言:“五村合为一社,同耕同劳,同收同享。若是大家赞同,秋后我准备另建新村,把所有人迁入新村,从此为一家,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从。”

  一听到杨华这样说,族老们都意识到事情不那么简单,俱是沉吟不语。

  坐在一旁的高石子却眼睛一亮:这不正是墨家崇尚的方式么。兼相爱,交相利,财富共有,福祸齐担。杨华那些天马行空又严密合理的想法就已经令他敬服,没想到其思想主张也深合墨家之意。

  泰山倒是满脸的不在乎,自顾在那里琢磨着之前杨华向他提及的几种器械构思。

  见众人有所迟疑,杨华继续道:“一家一户的力量实在太小,若是联合起来,辅以精细的分工,我在此向大家保证,不出三年,定让人人富足无忧。”

  自从目标从满足自己温饱变成几个村子的温饱之后,杨华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去寻找突破之处。

  稳定的蓄水灌溉系统确实可以让村民们获得更好的收成,但离他的预想却远远不够,壮劳力严重缺乏这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他面前,不进行根本变革,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相比于列国平均一户能拥有两三个甚至更多壮劳力,周地的情况简直惨不忍睹。

  长期的穷困不仅导致大量的人身体素质下降,婴儿成活率也在列国稳坐末席,夭折率却高居榜首。杨华也是最近才知道,他的母亲前后共生育七个孩子,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他们三兄弟。

  这还算幸运的,那些妇女难产而死,家中男丁应征供职,只留下老幼在家的也不在少数。

  五个村子近三百户人家一千多人口,可真正算得上壮劳力的居然才不到两百人,这样的人口状况要如何才能解决温饱问题?靠简单的邻里互助显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左思右想之下,只有联合起来才是真正可行之法。富足这两个字引起了众人的注目,穷日子实在太久了,很多人甚至连吃饱肚子是什么滋味也没体会过。

  一名族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联合起来倒也没问题,可各家情况不同,该如何联合呢?出力不同,若是所得一样,恐怕难以令人心服。”

  每个人都有私心,即使在数千年后也没有多少改变,杨华当然早有准备:“当然会有差异,多劳多得,天经地义。这样吧,村民以人力、粮食、工具、土地入伙,由互助会社统一分工安排,所得再根据投入多少按比例进行分配。”

  这些几乎都源于教科书上所学到的零星合作社的知识,再加上杨华面对现实情况的一些构思。

  预想中,他准备成立一个类似于股份制公司的组织,不过他对这方面也知之甚少,为了成立这个相对稳定的联合体,他所费的精力并不比此前的诸多设计少。

  难度虽大,但他的目的却是明确的,那就是把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统合起来,用自己的智慧让其发挥最大的效力,根本改变大家的生活。

  分工,只有最精细的分工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益。

  “那些缺乏劳力的家庭岂不是同样收益不多?”提问的是高石子,相比于墨家人人皆有所长,杨华的这个互助社显然难度更高了。从心底里他当然希望杨华此举可以成功,因为他已经视之为墨家思想的一种实践了。

  杨华淡淡一笑:“谁说只有壮劳力才能创造财富,老弱妇孺皆可以。一家一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被逼着绑在土地上求食,不论你适合与否。如果我们联合起来,让适合耕种的去耕种,让适合纺织的去纺织,各得其所,互利共赢,过上富足的生活又岂会是难事?”

  这一点倒是深得众人的认同,五个村子的村民其实都各有家学传承,可是受限于周地近乎一潭死水的情势,所有人都只能在生存的重压下不得喘息。

  本村的族老首先表示支持,其他四名族老稍稍商议之后,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虽然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杨华所说,但此前杨华的表现实在令人不得不服。对很多人来说,反正情况已经不可能再坏到哪里去了,把希望押到杨华的身上也未偿不可。

  随后族老们各自回村宣传杨华的这一提议,杨华又适时地表示将以耕马、造纸坊、水力作坊作为社产,绝大多数的村民纷纷响应号召。

  少数家中劳力充足,家境还算过得去的村民思虑再三,担心今后享受不到水坝和耕马的好处,况且杨华声誉正隆,也陆续同意了。

  第一步的构想顺利达成,杨华也毫无悬念地被推举为首任社正。没有丝毫的停顿,他立即与刻带着几名能写会算的人逐村逐户的开始登记村民的详细情况以确定所占“股份”。

  从造火炕到后面的冬季大建设期间,由于能写会算,刻一直都是杨华得力的副手,再加上杨华利用各种机会有意灌输一些组织、统筹、精算方面的知识,两人的配合愈渐默契,做事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三天之后,各项数据统计完毕,杨华握着手中的五村人力资源表,意气风发,准备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iyuexiaoshuo.com。米阅小说手机版:https://m.miyuexiaoshu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